Saturday, August 07, 2021

情緒創傷

本文原載於2021年8月《號角月報美西版》

情緒創傷,是指個人的生命或幸福受到威脅的經歷,包括小時候被父母、老師或他人羞辱、猥褻或毆打;經歷失業、離婚、親人突然死亡、其他改變生活的事故或戰火。

無論創傷發生在童年還是成年,都會改變當事人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如果創傷發生在年少時,可能會有更多的傷疤,因為年少時更脆弱,應對能力也比較低。人類的本能是保護自己,我們常用的辦法是否認自己受到傷害,把自己置身事外來麻醉自己的痛苦,或者壓抑對創傷的記憶。然而,創傷未解決帶來的後果包括痴迷上癮、無能處理衝突、焦慮、困惑或抑鬱,甚至有根深蒂固的自卑感,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人際影響

在創傷的陰影下生活,並將所產生的一切暗昧的行為帶入人際關係中,顯然不利於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親密關係。若忽視曾受過的傷害,不去面對和解決,傷口會繼續惡化,繼而影響如何看自己和對待自己,還會蔓延到自己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間的關係。

另外,當創傷未解決,其他人的行為會無意中觸發你的情緒。例如,小時候父母疏忽了你,或根本不在你身邊,你因此感到被拋棄,那麼當你的配偶晚下班回家時,你可能會感到被忽略,甚至被拋棄。或者,你的配偶(朋友、親戚或同事)可能是為你好,但是當你透過傷疤看待生活時,你會以為遇到攻擊,即使對方根本沒有這樣的意圖。同樣,當你認為自己不配時,可能無法有效地表達和維護本身在人際關係中的價值。

未解決的創傷也是你看世界和所有人際關係的濾鏡。我經歷過許多童年的創傷,包括一出生就被祖母藐視。她對我爸爸說:「你老婆連續生了兩個女孩,如果你想要一個兒子,最好到別的地方找。」這個惡毒的建議,讓我爸爸走上了外遇的不歸路。在我1歲的時候,媽媽發現爸爸不但有了情婦,還生了兒子。我認為自己是女兒身,所以不值得被愛。故此,我從小就發奮圖強,想要以良好的成績來得到認可。成年以後,因為我接收了媽媽所受到的傷害和背叛,以至於我不敢相信丈夫。我一直在保護自己,披上了「能幹自立」的硬殼,差點毀了我的婚姻和家庭。

我本以為可以通過工作和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無論有多大的成就,都無法擺脫作為一個給父母帶來麻煩的女孩的恥辱和內疚。上帝用《聖經》經文醫治了我:「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一章27節)。現在我知道了自己的價值,我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

修復創傷

就像身體上的傷口一樣,情緒上的傷害也需要別人的呵護、關心和關注才能痊癒。以下方法,可以解決和治癒創傷,並改變你的生活和人際關係:

了解創傷及其影響。閱讀有關從創傷中康復的書籍。與治療師交談,看看哪些行為可能與早期創傷事件有關。

在日記中寫下過去和現在的經歷,或者與值得信賴的朋友或顧問分享,可能會發現現在的事與過去之間的聯繫。

從觀察者的角度,注意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感受。在人際關係中,意識到「此時非彼時也」。例如,配偶就是下班晚了,沒有什麼額外信息。

注意自己什麼時候會被觸發,以及隨之而來的「自我對話」。當你被觸發,而你的感受不是當下的真相時,你可以試著說「我被你說的或做的觸發了」,跳出自己的情緒反應,把這個觸動點標明出來,並在沒有任何指責的情況下談論所發生的事情。

我本以為只要忘記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過去的歷史就不會傷害我,但我被觸發時,會自動恢復到自我保護狀態。為了解決我的創傷,我開始跟丈夫分享我的觸發點,讓他理解、接納和支持我。靠著上帝的恩典,丈夫和我創造了一個互相支持的恩典環境。活在安全地帶,活在安全的人中間,因恩典而得救,這真是太好了。我們正在宣揚這恩典之路如何適用於家庭和信仰群體。

培養情緒韌性。體驗你的感受,而不是將它們推開。感受當下的悲傷、憤怒,感受這種感覺在你身體的什麼地方?喉嚨或是心裡?然後,你的情緒可以變成你的指南針,引導你走向康復。

學習自我安慰的新方法。治愈需要有工具來舒緩和安慰自己。什麼東西使你得著安慰?音樂、寫日記、熱水袋、洗個熱水澡、鍛煉?培養新的自我照顧行為,好讓這些自愛自理都滲透到你的人際關係中。

考慮精神靈命的層面。將你的生命視為更大圖景的一部分,以新的視角看待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從經歷中找到一個隱藏的禮物:是否變得更強壯、更有活力、更富有同情心?

慢慢來。每個人所需要的時間不一樣。我們都需要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時間得到醫治。如果過程變得過於激進,請放慢速度,休息一下,等待援軍。創傷的癒合,就像斷臂的癒合一樣,對於健康、功能性的生活至關重要。邁向療癒的生活,重新調整自己的完整性,讓你更充分地融入當下,為聯繫、親密和自由騰出空間。

被耶穌拯救意味著我已經擺脫了罪和死亡的束縛。有了上帝孩子的新身分,我不再需要讓自己受制於那些舊的毫無果效的規則。現在每天、每時每刻,我都感激地領受這個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的真理。「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

蔣吳蘊蘭師母是家庭婚姻治療師和Parenting ABC創辦人,熱衷幫助講普通話、廣東話和英語的父母與美國出生的孩子和諧相處、得以享受和正面影響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