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08, 2025

愛是恆久忍耐

那一晚,丈夫(主中)試著教我在電腦上如何預備某份文件。他非常耐心地慢慢講解以確保我理解。然而,一旦我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我就立即行動,自以為是地跳到下一步。不料,原來還有很重要的細節,是我不知道的。他想更正我,當我打斷他的時候,他會放慢速度並再次解釋,可是我巴不得他早些告訴我。我不肯承認自己沒有耐心聽清楚、聽明白,反而對他發脾氣。

因為生病,我不像以前那麼眼明手快,但我心急的習慣還在。因為我看他太辛苦,就想幫他作點事,結果反而幫倒忙。看他默默地走開去洗碗,真不好意思。我快快道了歉,加上一句「我太累了」,就跑去睡覺。

這是許多家庭互動的一種模式。其實一個人比別人快或慢,是很正常的,不一定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那麼極端,但我們總是以自己的步伐為標準。

第二天早上,想到自己沒耐心,不但沒幫他,反而破壞感情。覺得自己很沒有愛心,也有一點妄稱基督的名。該怎麼辦﹖

我還未出口,主中先說:「我只是集中精力解決問題而已。You know I like to fix bugs (你知道我喜歡修復錯誤)。」他故意停下來,再笑著說﹕「But there is a bug that I could not fix (但有一個錯誤我一直無法修復)。」

我回答說:「也許你可以一手殺死那個蟲子。」突然,我忍不住笑起來,說:「記不記得有一句話,This is not a bug, it is a feature (這不是一個錯誤,而是一個功能) ?」

我們都大笑起來,又同歸於好。

家是愛之窩,夫妻親子一同生活,「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箴言》十五章17節) 

愛就是彼此珍惜,教會弟兄姐妹,也是如此。主耶穌說﹕「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約翰福音》十三章34-35節) 

有些夫妻覺得自己不被配偶所愛,即使對方不停地說:「我不是整天為你和孩子煮飯、打掃衛生、開車嗎?」或「我辛苦工作賺錢養家,你還說我不愛你?」事實上,每個人都渴望別人能了解自己所需,得到自己想要的愛。因此,家裡有人抱怨時請特別注意:勞累的媽媽可能需要家人的服務;努力解決問題的爸爸,可能希望得到尊重和肯定。

經營夫妻關係,愛情銀行需要不斷存款,因為每個負面互動可能會抵消五到七個正面互動。多做正面、有效、有建設性的事,尤其要留意自己的話語和肢體語言,包括表情、聲調語氣和動作。定期安排二人世界,好好培養感情。即將到來的情人節,放下負面互動和想法,列出對方的優點,鼓勵和肯定對方所盡的努力,傾聽對方的感受,給對方擁抱和親吻,告訴對方「我愛你」,買或做一份表達與對方心連心的禮物。

基督徒作家蓋瑞‧湯瑪斯(Gary Thomas)曾經對一位年輕朋友說:「如果你想自由自在地服侍耶穌,那保持單身最好,因為婚姻需要花很多時間;但如果你想變得更像耶穌,那沒有什麼比結婚更好,因為結婚後你要面對不同的性格問題。」

我默想天父上帝恆久忍耐的愛。我雖然作得不好,但祂直到如今還在教我怎樣放慢腳步,成為一個有耐心有愛心的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8節) 

上文原載於2025年2月《號角月報美西北版》

蔣吳蘊蘭師母是Parenting ABC創辦人,是退休加州婚姻家庭治療師。熱衷幫助講普通話和廣東話的父母與美國出生的孩子和諧相處、 得以享受和正面影響他們。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