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一一神的奇妙作為
2012 年2 月,23歲的林書豪Jeremy Lin在NBA帶領紐約尼克隊取得多場連勝,球迷創造出Linsanity「林來瘋」一詞。一個從未選秀的替補球員怎能在一週內「一舉成名天下知」?關於「林來瘋」的報導和故事很多,有人說只是曇花一現,有人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沒什麼了不起。但從不可能變成可能,當事人深知這是個神蹟。
林書豪的籃球旅程
2011年12月,林書豪被金州勇士隊裁掉,隨後被休士頓火箭隊選中並裁掉。加盟紐約尼克隊時,他仍只是坐在替補席上,可能連上場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先發了。機會來了,他抓住了,然後造就了歷史!2025年8月底,林書豪在 Instagram 宣佈從職業籃球的運動場上退休:
「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我們一直知道『退休』就在不遠處。過去15年的職業生涯,我明確地知道有一天我會需要離去,但如今真的要跟籃球說再見,仍然是我這輩子最難的決定。
「能夠在最耀眼的燈光下與最猛的對手對抗,並且挑戰世俗眼光中對於我這樣體型條件所認定的可能性,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耀。我實現了小時候以為不可能的瘋狂夢想:在全世界的球迷們面前打球。我一直都還會是那個充滿童心,碰到籃球就覺得是最鮮活的自己。
「這一路走來,有太多人為我犧牲奉獻。謝謝堅信著我的你們,一路相隨陪伴,跟我一起慶祝高光時刻,但在我失落的時候也陪伴我站起來。這是一段我非常不想結束的旅程,但我知道是時候了。我永遠會懷念在你們面前打籃球的每個時刻,但我們所共同擁有的遠超於籃球。對於未來的一切,我們一起向前看。真心誠意的愛你們每一個。」
籃球在生命中的身影
籃球亦曾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之一。信不信由你,我曾入選高中校隊,雖然我們從未贏得任何比賽,但我學習並練習此項我熱愛的運動。30多歲時,我擔任軟體工程經理,仍在炎熱的陽光下和男同事打三對三籃球。我不如他們高大、強壯,速度也不如他們快,但我的投籃技術進步了,還贏得了「 Down Town Winnis」的綽號。因為有一個6呎7吋高的同事在旁護駕,而且其他同事也盡量不碰撞我。現在回想,他們真有恩典。
我也喜歡和年輕人一起打籃球,尤其是自己的兒子。他十歲時,我和丈夫(主中)帶他去印地安保留區短宣。隊員主要是高中生和他們的導師,還有幾個父母親。行程結束前,我們互相寫了感謝信。其中一張寫道:「親愛的Winnis阿姨,感謝你在炎熱的陽光下和我們一起打籃球。這讓我們看到了你對年輕人的關心。這展現了耶穌的愛!」那群青少年也滿有恩典。
從球迷變成球星之父
回到林書豪。我感恩有機會認識林家,和林媽媽(吳信信)一起在教會服侍兒童,看著彼此的孩子們長大。林家的三個兒子都愛打籃球。林爸爸(林繼明)每天等孩子寫好作業,就帶他們打籃球。超愛打球的書豪在高中期間,儘管學業和籃球安排繁忙,仍然持續參加主日崇拜和青年團契。他還在教會主日學做助教,假期在聖經學校中擔任遊戲領袖好幾年。他的父母幫助他追求夢想,同時學習如何管理時間和優先考慮的事情,並在信仰中塑造他的品格。幾乎在他籃球生涯的整個時期,他都在努力努力爭取機會,並且證明一些批評者是錯的。
林爸爸在台灣上大學時就從電視裡迷上了NBA球賽。雖然只看到部分重要鏡頭(Highlight),但他對出名的球員如數家珍。他渴望到美國深造,夢想不但學業有成,又能在電視上看到整場比賽。
30歲出頭時,他為了健身開始打籃球,後來又參加業餘籃球隊。三個兒子相繼出生,幾歲開始就跟著爸爸和哥哥去打球。林爸爸以身作則,好好工作,一有空就親自帶孩子去打球。但他要求兒子們功課與運動並重:「先寫好功課,我們就去玩。」
靠神(上帝)的恩典走過高山低谷
孩子因為起步早,得以進入學校籃球隊。2009年左右,書豪在大學接受訪問時談及從前:「我沒想到自己會在大學打球。說實話,我當時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高中打球。我一直是身高最矮的男生之一,只有5呎3吋,體重125磅,每天訓練結束後回家都會問爸媽:我還能長高嗎。所以,在身體素質上,我落後許多了。我當時只想進高中校隊,更別提在大學打球了。我完全不知道神為我預備了什麼。所以每天醒來去訓練,我都會提醒自己要感恩,感謝神給我如此的祝福。我可以試著把我所取得的任何成功都歸功於自己,但說實話,我把我的籃球生涯視為一個奇蹟。」
書豪一直熱愛籃球,就不斷地努力、感恩、禱告,因為知道是神讓他長高長壯,並給予機會。即使事情並不總是順理成章,仍堅持信仰,接受神的主權,努力朝著目標前進,並隨時準備抓住機會。
一切不是巧合。「林來瘋」奇蹟後他並沒有一帆風順,倒反像好事多磨,不但被交易到多支球隊,又多次受傷病折磨......但靠著神的恩典,他努力復健,經過高山低谷,成為多人的鼓舞,可以一直打球至退休。謹在此祝福書豪與家人,也感謝神給我有機會看到祂怎樣按著自己的心意、智慧和計劃塑造每一個人。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二章1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