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療癒過去,改變未來
當我們想到「故事」時,我們往往會想到三隻熊,一個有著令人厭惡的繼姊妹的女孩,或是我們最近讀過的小說。故事,不僅關乎我們的個人生活,也關乎我們的集體文化。
從失落到歸屬
我和丈夫(主中)結婚幾個月後,母親在香港突然過世。因此,我和新家庭的第一個感恩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樂。首先,當時我認識主中的家人只幾個月;其次,他們的家是個關係密切、講國語的家庭,儘管他們盡力用英語和有限的粵語和我交談,我還是覺得被冷落了。後來才知道,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來自內心的不安全感和懼怕。與他們互動,我不禁想起香港的家人,不單深深思念著母親,也觸動我墮入原生家庭的陰霾。即使有人向我表達了愛意,我的情感包袱也讓我無法享受當下。
1989年成為基督徒後,我體會到一種新的歸屬感。接下來幾年的感恩節週末,我們都會參加教會的退修會,教會給我一個家的感覺。當這些年度退修會改到夏天後,我們又恢復了和主中一家一起過感恩節。有了新的視角和態度,我就能以平常心歸屬夫家,享受與主中家人的共處。
改變你的故事,改變你的生活
當前流行的教義認為,我們有能力透過改變想法來改變生活。這種轉變源自於我們認識到,我們的想法是現實的有序結構,是一個自身正在經歷的故事的一部分。與其在思緒中途糾結於無盡的混亂思緒,不如審視你向自己講述的關於自己的故事,並決定如何改寫它。
《故事的力量:改寫你在事業和生活中的命運》一書的作者Jim Loehr說,我們的生活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講述的有關工作、人際關係、成就和缺點的故事,它們將決定我們的命運。
這裡有一些練習,可以幫助你了解那些塑造你生活的故事,並減少那些對你不利的故事的影響:
※發現你從生活故事中學到了什麼
將一張紙分成兩欄。在左邊,列出你人生各階段發生的重大故事,你對所發生事件的理解。在右邊,簡單描述你從那段經歷中學到了什麼,或是你做了什麼決定。
※透過改變故事來治癒過去的經歷
選擇一件你童年時期的艱難事件,或是促使你做出無益決定的事件,寫下來。發生了什麼事?當時你感覺如何?現在,用不同的結局重寫這個故事。發揮你的想像。任何結果都有可能。
人生故事充滿曲折,就像記載於《創世記》的約瑟的故事:他是父親最疼愛的兒子,夢想著成為偉人,但他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17歲時被他的十個哥哥背叛,賣給了奴隸販子,在埃及當奴隸。誰能想到,約瑟會成為上帝的使者,拯救他父親的全家,包括那些背叛他的兄弟們呢?多年後,約瑟的兄弟們安全地定居在埃及,卻擔心約瑟會報復他們。父親去世後,兄弟們編造了一個故事來保護自己免受這種可能的威脅。《創世記》五十章記載約瑟的立場:「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別讓過去的傷痛綁架你的未來。在神的幫助下,你也可以改寫你故事的結局!
※發現你的核心故事
探索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五個面向」:工作、家庭、健康、金錢和愛情。每個方面各寫一頁。你對生活的這些面向有何感受?你小時候學到了什麼?你在某個方面講述的故事是否會損害你在另一個方面所持有的價值觀和信念?如果任何一個故事與你的目標不符,那就開始說另一個故事。
將你的人生視為一個個故事,是認識人生意義、與人生經驗建立情感連結並分享其豐富經驗的有效途徑。當你意識到你的故事可以改變時,你就擁有了改善生命的力量。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章2節)